三日前,在柳北高速广西贵港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,一辆雷克萨斯LM商务车(MPV)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车门闭锁,三人被困车内,其中一人不幸罹难。
事件回顾参考以下视频。
在视频讲解中已经说明了需要注意的重点是车辆的程序或硬件缺陷,为何在车辆碰撞之后无法打开车门才是重中之重;可是近日却出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网暴,针对的是第一时间参与事故车救援的热心司机。



方向主要有三个:
- 有时间拍摄为何不抓紧时间救援
- 为何不第一时间破窗
- 为何最后选择破后档车窗且没有进入车内救人
针对这些问题,参与救援的司机给出了回应,内容中称拍摄是为了记录现场,之所以喊人是因为凭借其一己之力无法施救;这是很客观的解释,其实不需要任何解释,能在第一时间想到救人,仅此一点就值得赞扬。

对于网暴参与救援的数位卡车司机的ID,这里有句话要说:
- 人家是在事故现场冒着车辆随时燃爆的风险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施救;面对已经冒烟起火,随着有可能爆炸的车辆,谁都会畏惧,作为有良知的人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最大能力去施救。
- 而你们,只是坐在电脑面前,或者躺在床上翻着手机进行所谓的“理性分析”,对于危险一无所知,在没有设身处地的前提下请闭上你的坑。
其次,在有些评论区中发现了一些端倪,其中有一些网暴参与救援的卡车司机的ID,深度查找资料发现或为丰田或雷克萨斯汽车用户,或为缺乏重要个性信息的数字ID;这就难免会令人质疑这些ID的动机了,现在的问题是丰田旗下雷克萨斯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,车辆为何没有像用户手册说明的一样做到气囊填充后自动解锁,真正造成两人受伤、一人火场罹难的根本是丰田雷克萨斯的这台多用途车。

最后再讲一点:为何要拍摄现场。
有一个ID的评论值得看一看,其观点是“雷克萨斯LM是要加价上百万才能买到的车,如果车辆没有起火,如果车能人员没有受伤,热心司机为了救人选择砸车,那么产生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车损由谁来承担?”。
假设不是现在的结果,谁又能排除热心司机不会被讹诈呢?

雷克萨斯LM是一辆油电混合汽车,且不论其设计或硬件是否有缺陷;该车一旦起火则油箱与其适应的镍氢动力电池组都有可能燃爆,所以在车辆起火之后,即便是专业救援人员也是束手无策。
所以遇难者的姐姐也表示感谢救援人员,认为其已经尽力;那么参与网暴的ID就不要尝试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指点点,这样会显得很没有道德,且如果是为了转移舆论关注点的话,只能说是痴心妄想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将迅速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