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带来的用车问题及电动车续航里程的真相解析
冬季的到来给使用车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,比如汽车冷启动困难、冷车异响以及热车前的寒冷等。对于没有远程启动功能的老车而言,这些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困扰,而且冬季对于汽车电池来说也是一个考验,不小心就可能导致电池亏电。与电动车相比,传统汽车的境况要好得多。
电动车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,每一个方面都能引发大讨论,但大部分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。很多消费者购买电动车都是出于无奈,政策的引导和限制使得电动车变得热门,否则电动车的境况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好。关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问题经常上热搜,不仅汽车媒体人曝光了一些电动车的不足,更多的是来自消费者的声音。许多消费者抱怨宣传的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差距太大,原本宣传的400公里,实际行驶下来只有300多公里,甚至更少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其中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呢?实际上,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,下面我们来聊一聊。
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车企所宣传的最大续航里程是如何得出的。最大续航里程是在将车速固定在某一匀速值的情况下测得的,工况相对较为单一,长时间处于低速均匀行驶状态,因此汽车能耗较低,测得的续航里程自然会较高。然而,在实际使用中,很难做到如此匀速行驶,司机需要经常进行急加速、制动以及其他复杂的工况,因此最大续航里程的参考价值并不大。提醒消费者不要以最大续航里程为购车参考依据,这是不可靠的。
相比之下,综合续航里程更具有参考价值。综合续航里程是工信部通过NEDC(新欧洲驾驶循环)测试法得出的结果,该测试方法与欧洲和澳大利亚采用相同的标准。这种测试并非在实际道路行驶中进行,而是在测试台架上进行,同时对行驶速度也有要求。NEDC测试循环包括城市工况和市郊工况两种情况。然而,这种测试并不考虑车内的电子设备,例如空调、大灯甚至冬季的暖风,这些设备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影响很大。燃油车的暖风只是发动机散热系统多余的热量,但对于电动车而言,暖风是一种奢侈品,它消耗电能来产生热量,而电能的消耗意味着续航里程的缩短。类似地,夏天使用空调也会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产生很大影响。具体
来说,如果本来的续航里程是200公里,使用空调可能只有150公里甚至更少。因此,有些电动车在夏天甚至不开空调,只能依靠通风来散热。

另外,温度对电动车电池的影响也非常大。大家都知道冬季汽车蓄电池容易亏电,电动车也是一样。低温会降低电池的活性,导致电池容量减少,进而减少续航里程。举个例子,当温度低至-20℃时,电池衰减已经超过15%。因此,根据当地的气温,可以计算出电动车电池容量会减少多少。这也是为什么电池的热量管理系统非常重要,它不仅保证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散热,也要保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活性。
除了上述问题之外,充电效率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。很多车企在宣传中声称未来电动车的充电效率会非常高,几分钟就能充满80%的电量。然而,从目前的技术和成本来看,这是无法实现的。虽然现在大部分电动车配备了快充模式,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充电模式,但大部分车辆的快充模式效率仍然无法满足长途行驶的需求。比如,要充满80%的电量可能需要2-3个小时,而且这80%的电量可能还存在虚高,实际行驶里程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不满。因此,充电效率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综上所述,虽然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,但我们需要明白最大续航里程并不一定能反映实际使用中的情况。综合续航里程更具参考价值,但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对续航里程的影响,如使用空调、温度以及充电效率等。在购车时,消费者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,而不仅仅以最大续航里程为依据。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将迅速删除。